首页 > 学习中心 > 国防大讲坛 > 正文

乔良:战争准备就是细节准备

作者:乔良 2016-09-14 来源:国防参考 浏览次数:

1904年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到1929年成为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对中国的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情况无不了如指掌,因而与土肥原贤二、矶谷廉介一起, 被奉为日本陆军中的“三大中国通”。

日军的准备早了半个世纪

1867年,最后一任德川幕府征夷大将军德川庆喜归政于明治天皇后,统治日本六百多年的幕府政治宣告结束,曾经长期一分为二的权力与权威合二为一,集于天皇一身。1876年,明治天皇下达“废刀令”,在全国范围内解除武士阶层的武装。自此,曾经在日本历史上地位显赫的武士集团成了无首可依、无主可忠的散兵游勇。但身为时代中人,个人命运几何,往往取决于当时的国运。武士没落之日,适逢“明治维新”之时,日本国运正处于上升期。在福泽谕吉等日本“大脑”的煽动下,整个日本集体向西转,从教育体制到工业体制,开始全盘西化。不过一二十年间,日本国力骤然膨胀。而膨胀的国力与狭小的国土、匮乏的资源之间的矛盾日渐显现。于是,日本再拜西方殖民帝国为师,“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邪恶念头在日本朝野上下日渐滋生。特别是在1894年甲午之战中击败大清国海军,1905年日俄战争中又大获全胜之后,开疆拓土的念头已升腾为日本人不可抑制的野心。这一时代背景给没落武士这一“失业大军”带来了历史机遇,“占领满洲”“征服支那”,这些在日本军政界半公开谈论的目标,使落魄“浪人”、社会阶层的失意者与日本军政界的狂热分子一拍即合,找到了他们人生新的用武之地,成为实现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迷梦的先遣队。这些人中老有桦山资纪、岸田吟香,青壮有荒尾精、浦敬一。特别是浦敬一,因曾三度试图单枪匹马独闯中国西部,后失踪于第三次冒险途中而在日本轰动一时,成为“大陆浪人”(从明治时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在中国大陆、欧亚大陆、东南亚等地区从事各种政治和间谍活动的日本人)的“楷模”,其“事迹被间谍界人士大肆渲染。在这种‘英雄人物’发酵效应的推动下,日本间谍和浪人纷纷踏上了侵略中国的不归之路”。

那么,这些日本的“先遣队”到中国来都干了些什么?表面上,他们开货栈、餐馆、书店,甚至开妓院,但暗中所做的却都是一件事:搜集与中国有关的一切情报,为不久后的侵华战争做准备。

在所有情报搜集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中国的“兵要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