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中心 > 国防大讲坛 > 正文

抗日战争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

作者:王树增 2016-06-29 来源:解放军报 浏览次数:


资料图:1941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一部出击外线,袭击驻涞源的日军。

为了“一致对外、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宁把牢底坐穿也不曾放弃的政治主张。近代以来的中国,还有哪个党派能有这样的胸怀与气魄

记者: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无数共产党人倒在了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屠刀下。但在民族危亡之际,共产党却喊出了“拥护蒋委员长、拥护国民政府”的口号。当时为什么要拥护蒋介石?

王树增:这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抗战前中日两国的差距,生产力上自不必说,中国连一辆完整的卡车都不能自主生产,而日本已经有了强大的航母舰队。更重要的是社会和政治层面的落后。从政治体制上讲,中国实际上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蒋介石名义上是国家元首,但他只能指挥南京附近的地域以及他的嫡系部队中央军,中国的各省都有地方军阀盘踞,都是军阀们的势力范围,而每一方军阀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桂系、粤系、川军、黔军等等。在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连铁路轨道的宽窄尺寸都是他定的,与全国不一样。从社会层面上讲,中国广大的国民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甚至没有接受过近代教育;军队也是同样,无论从战争理念、战术方式,乃至单兵的作战能力等方面,均处于从晚清刚刚过渡到军阀混战时期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战争来临了,中国靠什么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施全民抗战,持久抗战,这是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唯一道路。1935年,共产党首次提出:在“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的“生死关头”,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7年,《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公布后,毛泽东在他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中说,“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全国人民必须坚固地团结起来,为保卫祖国而作战到底”。

站在狭隘的党派立场上,是提不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的。之前,国共两党积怨很深,国民党对共产党喊出的口号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历经了国民党残酷屠杀与疯狂“围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作出了国共结成统一战线以实行全民族抗战的抉择,这足以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拥有能够承载民族大义、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政治胆识与历史胸怀。为了“一致对外、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宁把牢底坐穿也不曾放弃的政治主张,把红军长征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的精华编入全国抗日武装。为了维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使在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人仍顾全大局,没有与国民党兵戎相见。近代以来的中国,还有哪个党派能有这样的历史胸怀?正是因为有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桂系也好,东北军、西北军也好,当时中国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力量都意识到必须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基于中国历史的现实角度,应该这样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行为:民族的存亡盛衰,即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命运,民族大义永远高于一切,共产党人也不可能例外。民族灭亡了,国共两党都不会存在,这个道理不言而喻。因此,即便蒋介石对共产党人进行了十年的屠杀与“围剿”,共产党人依然坚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必是对中华民族战斗精神的推动,必是对中华民族战斗意志的提升,这种推动和提升是赢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