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中心 > 国防大讲坛 > 正文

什么是电子对抗的制胜之钥?

作者:谈何易、王飞球 2018-04-11 来源:解放军报 浏览次数:

    电子对抗应与网络对抗联起手来争夺信息优势

    所谓网络,其物质形态仍然是相互联系的电缆和电磁波,这与传统的电话网、无线电网并无本质区别。然而,现代意义的网络之所以远远超越电话网、无线电网,关键在于对所传播信息的语义解析。各网络终端由于计算机的人工智能介入,将先信号传输后人工解析的传统处理流程,改变为在传输信号的同时自动解析,并根据所解析的语义,自主引导更加复杂的行动。与其说网络因其构成形态而命名,不如说网络以反映人类社会活动的网络化而获名。因此可以认为,网络的出现和应用部分代替了人类社会活动中人脑的信息处理工作,也部分代替了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的社会活动。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这种社会化、智能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信息化战争正在由信号驱动的自动化,快速向信息内容驱动的无人化、智能化高级阶段发展。

    那么,电子对抗与网络对抗的区别在哪里?电子对抗侦测的是对方电磁信号,并以类似的信号欺骗对方,或直接使用噪声信号加以淹没,同时防止对方此类行动对己方的损害,至于信号内所蕴含的信息内容则并不关注。网络对抗侦测的却是网络联接的关系与权限,进而传递包含己方意识的信息,误导对方网络及其终端产生错误判断,进而引发错误行为,同时防止对方此类行动对己方的损害,至于信号的形式和语义格式则必须是已知确定的。

    由此可见,电子对抗和网络对抗的优缺点正好互补,两者的联合可涵盖信息活动从感知、传递、处理到施效的完整链路,进而实现对信息活动主动权的全面夺控。网络电磁空间进一步提升了电磁空间原有的地位作用,网络电磁一体化联合行动,则必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最为激烈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因此,既不能因为网络对抗的兴起而否定或取代电子对抗,也不能对传统电子对抗抱残守缺。电子对抗的发展应用需要从网电联合的角度出发,寻求新的增长点。

    电子对抗从信息域向地理域的映射至关重要

    电磁空间是电子对抗的主战场,基于电磁活动的信息及其活动是电子对抗的直接作战目标。然而,电子对抗的效果必须体现于陆海空天各维地理空间中,通过联合作战整体作战效果的提升或削弱,达成“跨域施效”的最终目的。因此,电子对抗从信息域向地理域的映射至关重要。通过“联合打、打联合”的电子对抗行动,在地理空间兵力火力的联合效果上得到反映,是制胜信息化战争的必经之道。

    对于电子对抗而言,“联合打”只是形成电磁利剑的过程,“打联合”则是着眼敌方联合作战体系效能的发挥而确定打击目标。如果不注重从信息域到地理域的跨越,电子对抗在电磁空间里的一切博弈都失去了意义。对于陆海空天各维地理空间的兵力火力行动而言,其联合的意义在于实现兵力火力机动打击协同一体,而联合的纽带则主要依靠电磁信息活动和网络信息活动。由此,联合作战的整体效能,包括信息化武器平台的作战效能就自然而然地与电磁信息活动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电子对抗在联合作战中克敌制胜的条件基础。建立在这种联系之上的“跨域施效”正是电子对抗“联合打、打联合”的本质要求。

    反言之,在地理域中的兵力火力行动也能够对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对抗装备平台实施有形的实体损伤,进而影响到电磁空间斗争。因此,在争夺制信息权的联合作战关键阶段,也需要联合各维地理空间的兵力火力摧毁敌方的侦测预警、导航定位、指挥通信和电子对抗平台等电子目标,打击敌方的电磁活动能力“宿主”,实现逆向“跨域”。而这一切都可以从1938年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找到十分形象的诠释:“我们要把敌人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要把他们的指挥员的心尽可能地弄得混乱些,使他们变成疯子,用以争取自己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