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播报 > 评论监督 > 正文

专家:维和部队应延长拦阻距离防范汽车炸弹袭击

作者:黄子娟、闫嘉琪 2016-06-06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浏览次数:

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黄子娟)马里当地时间5月31日晚,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营地的维和部队遭遇袭击,造成重大伤亡,其中中国维和人员1人牺牲、5人受伤。军事专家杜文龙在接受央视《今日关注》采访时表示,在马里目前的特殊环境中,要准确识别一个人究竟是平民还是恐怖分子,难度很大。今后维和部队营区应该延长对汽车的预警和拦阻距离,也应该在营地位置、营房结构以及围墙耐冲击强度等方面多想想办法。

针对此次事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号表示,中方予以强烈谴责,并要求马里政府和联合国方面立即对此次恐怖袭击事件展开调查,将凶手绳之以法,并密切配合中方做好善后工作。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发表谈话,对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他表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救治伤者,保护中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捍卫自身的安全利益。

联合国安理会当天也发表媒体声明,以最强烈的言词谴责马里维和人员遇袭事件,并呼吁马里政府迅速调查,将袭击者绳之以法。

恐怖分子混杂平民中 很难辨识身份

据央视报道,2012年3月,马里发生军事政变,随后陷入危机。2013年4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立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其主要任务是支持政治进程,并开展若干与安保相关的稳定任务。联合国维和行动在马里面临严酷的现实,该地区种族情况复杂,周边局势动荡,极端主义团体活动猖獗,多次向联合国维和人员发动袭击。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从2013年部署至今,已经有80多名维和部队士兵在马里执行任务时死于袭击,这里已经成了联合国维和士兵面临危险最大的地方。据马里政府官员介绍,恐怖分子混杂在平民中,难以辨认。即使辨别出恐怖分子,维和官兵们也不能随意击毙,因为维和部队必须坚持中立原则,他们所携带的轻武器主要用于守卫,或者在安理会授权条件下最低限度使用武力。

军事专家杜文龙表示,在马里目前的特殊环境中,要准确识别一个人究竟是平民还是恐怖分子,难度很大。比如一个手持武器的人,可能是武装人员,若其丢弃武器有可能就是一个平民,他的身份变化在一瞬间就可以完成,很难在第一时间判断出他是要发动攻击还是过路。此外,有一些武装人员从维和部队营地边经过,并没有把营地当成攻击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不能使用武力,因为维和人员是最低限度使用武力以及非防卫不得使用武力,必须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加上维和部队一般都只携带基本的便携式武器装备,情报获取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维和行动会存在困难。

多在营地位置、结构及耐冲击强度上想办法

2013年12月,中国首批赴马里先遣队135名官兵抵达马里,开始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任务。至今中国已派出四批赴马里维和部队,隶属联合国马里特派团东部战区,主要担负任务区内道路桥梁、机场跑道和营房设施抢修、战区司令部营区安全保卫、伤病员救治后送及卫生防疫等任务。

此次遭袭的是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的官兵。据悉,该部队于今年3月底组建完毕,由395名维和官兵组成,包括一支155人的工兵分队,一支170人的警卫分队和一支70陈的医疗分队。有分析称,非洲尤其北非以南的萨赫勒地区,面临严酷的反恐现实,这里是滋生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土壤,想要打击恐怖主义,不仅仅要有坚定的信心,更要深入了解相关当事国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

身处如此严峻的反恐地带,维和人员有没有可能配备更多的重型装备来保护自身安全?杜文龙表示,武器装备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目前来看,汽车炸弹是对维和部队带来威胁最严重、损失最大的袭击方式。所以,维和部队在营地的位置、营房结构以及围墙的耐冲击强度上应多想办法,提高防装甲、防爆炸、防冲击的性能。今后营区对外来汽车的预警距离、拦阻距离有可能会延长,增加缓冲空间的弹性,在远距离内拒止车辆接近营地。另外,在联合国框架内,维和部队有可能配备更重型的武器装备,如速射武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