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播报 > 评论监督 > 正文

秦安:网络战争离普通人有多远

作者: 2021-07-05 来源:环球时报 浏览次数: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早前声称,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因为“议程上还有其他非常重要的事项,包括与中国的关系”,必须集中精力和资源加以应对。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声称,撤出阿富汗是为了准备下一场战争,即包括网络战在内的全面战争。

美国政府高官之所以发出这样明确的信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世界已经进入万物互联、万物可控的时代,利用网络攻击手段所取得的作战效果甚至可以超越传统战争。不久前,美国国会根据网络开源情报召集海军官员举行了听证会,证明美国已经开始利用网络情报进行决策。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野观察,从政治安全到核安全,无论哪一类安全风险,都与网络安全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牵一网而促全局”。应该看到,这场新型的网络战争已经没有前方与后方、战时与平时之分,其范围渗透到方方面面,甚至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身处其中。

面对来自网络空间的安全风险,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智能手机等联网设备都处于大数据的浪潮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国家层面网络对抗的一个关联环节、一个信息元素、一个数据构成。普通人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乃至国家安全肩负着前所未有的责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对手变了。美国正越来越多地采用开源数据和信息资料。美特战部队也在收集手机软件信息。美国情报部门凭借其无孔不入的网络监控能力,很可能使一个普通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为美国提供有价值数据的节点。二是战场变了。智慧城市成为新的战略要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新的攻击目标,普通人也可能因为接近敌人攻击的关键目标,握有关键数据,成为攻击关键目标的跳板。三是角色变了。我们每个人之所以与网络对抗息息相关,是因为网络战的武器不仅仅局限于攻心夺志的意识形态颠覆工具,更有暴露踪迹的重要数据,有可能毁瘫现代社会运行机制的比特炸弹。普通人不再是旁观者,也不处于大后方,“人人都在网防线、个个都是安防员”。

在大数据浪潮中,大数据处理分析能力让“情报”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普通人如何在生产生活中注意这个问题,既关系国家安全,也涉及民生。需切实防范个人在无意间成为有价值情报的提供者,培养公民在网络时代的新意识、新素养和新能力。

具体来说,一是意识要有。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二是装备要全。不光要有意识,还要有装备,善于使用专业工具和软件,可以让人在网络时代更加强大。三是能力要强。要能够像用水、用电一样用好网络,学好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美国的网络战争叫嚣是一场国际博弈。上月底,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民主党参议员和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参议员共同提出了《联邦网络安全劳动力扩张法案》,该法案旨在解决政府的网络劳动力短缺问题,特别提出两个计划和一个机制:即网络安全学徒计划、退伍军人网络安全培训,以及网络安全专业人员联邦机构轮岗制度。由此来看,在全面培养公民网络安全意识的基础上,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规划十分必要。构筑网络安全的数字长城需要全国一盘棋、全民总动员,实现大数据中稳政,锻造经得起网络时代新型风险考验的强大力量。(作者是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反恐与网络安全治理专委会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