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发布 > 社会国防教育 > 正文

民企参军,还要迈过几道坎?

作者:史赜 高勇 黄长刚 2016-11-24 来源:中国国防报 浏览次数:

民企参军,是我军装备领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窗口”。如今,军地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完善政策措施,营造深度融合环境,打造民企参军的快车道。作为初来乍到的民企,如何才能顺畅地驶入这条快车道?年初以来,辽宁省大连市组织该市优势民营企业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民企涵盖了船舶制造、航空航天配套、化工、新能源等23家企业。大连军分区司令员王光深有感触地说:“帮助民企迈过‘参军’快车道上的坎,地方党委政府和国防动员系统更需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

民企调研反映的问题引发关注

多重壁垒阻碍民企参军步伐

大连市是我国军工布局的重点城市,特别是在船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调研中,很多民企反映,当下民参军门槛明显降低,但还存在几道坎:

路径之坎——很多企业对军品市场的环境不熟悉,希望进入国防领域,却不知道“参军”路径。一家从事船舶制造的企业领导说:“都知道军品领域订单足、市场大,但我们连主管这项工作单位的大门都找不到。”

认证之坎——进入国防领域需要一定的标准和资质。这些年,国家虽简化和下放了审批权限,可还有企业由于缺乏经验,不能通过认证。一家从事飞行器研发的企业在申请管理体系认证时,被要求提供军品采购合同,但由于没有许可证,企业就拿不到合同,一直处于这种循环之中。

信息之坎——过去, 由于交流不畅、信息不对等,民企很难拿到订单。2015年全军装备采购信息网上线运行,情况大为改善。但还是有不少企业不能及时得到信息,企业能查到的信息多是技术指标,无法了解真正的军事需求。

竞争之坎——很多民企反映,国有大型军工企业资金足、环境熟,竞争中民企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另外,军品免税政策耗时较长,企业资金压力极大。“军品生产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但见效慢。”一位从事军品研发的企业者说。

企业提到的“坎”引起了大连市军地领导的关注和思考。大连市发改委副主任张新意对记者说,国防科工领域有其特殊性,必然要设定较高的标准和严密的审查。但军方和企业之间在思想、对接、机制上的壁垒还没有完全打通,阻碍了一些民企的参军步伐。

为军企对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新手上路需要导航员

不久前,大连市政府、大连军分区组织金玛硼业公司、环信科技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代表与军队装备部门进行项目洽谈对接,并向航天科工集团等单位上交了“大连市军民两用高科技项目”手册。“这个项目手册包含新材料、智能装备等多个领域,涉及20多家民企的116个项目,有利于促进军企对接。”活动的组织者,大连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陈道金介绍。

多数民企对于国防领域还很陌生,新手上路,精准导航尤为重要。今年年初,大连市成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领导小组,积极为民企进入军工领域筑路架桥。

针对民企不了解军工领域政策法规的实际,他们多次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展业务指导。今年6月,大连市首届军民融合产业政策解读会拉开帷幕,100多家企业参会。听了该省国防科工办人员和各军兵种装备部门代表的详细介绍后,当日就有20多家企业提交了“参军”申请。

为畅通信息渠道、促进军地沟通,他们整理出全市优势民企目录,定期组织企业代表与军队装备部门对接,介绍企业产品和科技项目。据统计,今年全市举办各类军品需求发布会、民企技术推介会、军品采购会20多场,组织企业与军方进行需求对接10余场,协调企业间对接5次,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4家。

同时,他们还重点依托全军装备采购信息网,有针对性地发布军工领域有关需求,鼓励支持民企参加竞标。今年6月,该市军民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的同志在涉密信息点查询到部队发布的物资集成化搬运的技术采购需求后,立即将这条信息通知给几家企业。经过认真准备,大连市一家民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顺利拿到这份订单。

提升民企研发军品的核心竞争力

政策扶持注入新动力

10月初,大连市给予大连某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400余万元的“首(台)套”专项补贴,用于补贴该公司飞机厂数字化车间项目的科技研发。该项目很快就被某军工飞机制造厂所采用,取得了很好的国防和经济效益。

“民企参军大门已经打开,新一轮竞争蓄势待发,要想占有一席之地,核心在于提升军品科技研发能力。”大连市经信委军工处处长栾联毅告诉记者。

2016年初,大连市政府和军分区制定《大连市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总体方案》。记者翻阅《方案》发现,其中扶持民企参军研发能力的政策地位凸显。

——资金扶持。大连市政府拿出10亿元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基金,并向民企放开。企业可提出项目申请,经过评审考核,政府可对企业创新能力、科研设施、技术研发等给予专项支持。

——税收扶持。细化大连市军工产品税收办法,在落实军品减免增值税政策基础上,对符合高新技术条件的“参军”民企减免企业所得税。对于资金确实困难的民企,经税务部门批准,不再先征后返,直接实行减免政策。

——科技扶持。鼓励民企科技创新,出台鼓励“民参军”首(台)套技术设备示范应用实施办法,如果产品填补军工领域的科技空白,大连市会给予企业最高500万元的专项补贴。同时,积极扶持企业申报国家专项科研补贴,今年大连市有8家民企拿到补贴资金。

——产业扶持。在全市范围内设立舰船制造、信息服务、新材料等7个军民融合产业园区,鼓励民企入驻园区发展。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在园区内设立实验室,引导民企参与产品技术开发。

记者了解到,《大连市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总体方案》公布以来,对民企参军激励效应明显。市经信委领导介绍,年初至今,全市通过保密认证的民营企业由41家增加至55家,参与军工配套生产的企业达200多家,形成了年产值20亿元的经济集群。与此同时,该市民企参军产品已经取得专利100余项,其中某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数字虚拟机器人技术全国领先,某化工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已用于载人航天发射工程,数控机床、激光测距等10余个产品已在国防科研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