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发布 > 社会国防教育 > 正文

70余载后,曾经的东北抗战主战场如今怎样了

作者:陈 宇  茅欣鹏 2017-09-04 来源:中国军网 浏览次数:

    血脉相传——

    是什么力量这样矢志不移

    翻阅抗战史册,踏察抗战遗迹,拜谒抗战英烈,萦绕在记者脑子里的6个字挥之不去:要强国,必强军!

    矗立在抚顺高尔山的高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被日本无辜杀害的平顶山平民修建的。

    在纪念碑前,武警抚顺市支队干部李玉鹏将亲手扎制的花篮献上,并告诉记者:“面对这段耻辱的历史,最好的纪念莫过于牢记职责使命,献身强军实践,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从伟大的抗战中汲取强军力量,这是每个当兵人、带兵人的历史责任。驻足在纪念碑前,记者思绪万千:新时期的军人应该如何肩负起强军兴军的历史责任。

    面对陈列的抗日烈士遗物,抚顺支队政委袁学杰对身边的战士讲起了烈士宁死不屈的爱国故事。他说:“作为军人,应把忠诚作为遗传因子代代相传,让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信念融入血脉。”

    “忠诚的力量,是引领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的重要力量,也是军队这个特殊集团凝聚的力量。”总队宣传处长王振兴认为。纵观全总队,各单位把“真、难、严、实”要求落在实处,深入开展“五大能手”“五大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培养450多名一招制敌、一枪毙敌和遇爆能排的特战专业人才;组织首长机关实兵实装野营拉练,分批次在野外进行封闭集训。

    在纪念碑前,武警抚顺市支队官兵李猛在本子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抗日浴血奋战的历史照亮了强军征程,这是最宝贵的财富。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教会我该怎样当兵、当什么兵。”

    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英雄的身影早已远去。但抗战将士们舍生忘死的战斗史诗,用鲜血和生命熔铸和升华的抗战精神,不但属于历史、过去,更属于现在和将来,早已融入一代代革命军人血脉。

    如今,站在历史的灵魂深处,站在新的起点和新的征程上,武警辽宁省总队官兵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响亮的答案:用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来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