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立国 > 文化立国 > 正文

梨园之花 香溢荆楚

作者:付 文 2017-03-16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

图为武汉长春街小学的小朋友在上戏曲课。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童稚音婉转,二胡声悠扬。2月22日,在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中心小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巴东堂戏传承人谭绍康,正在给小学生们传授堂戏表演技法。

  巴东堂戏始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年近七旬的谭绍康,为挽救濒临失传的巴东堂戏,曾走乡串户寻访堂戏老艺人,历时20多年,搜集整理出80多个堂戏剧本。以前,他经常担心堂戏这一民间艺术随着艺人逝去而被“埋进土里”;但现在,他对堂戏传承开始有了信心。

  信心,源于湖北去年全面启动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湖北设立专项资金,动员名家名角和戏曲院团走进大中小学,以优美经典的传统戏曲滋润青少年心灵。2016年,湖北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8676场,反响热烈。

  学唱念做打,听西皮二黄

  “戏曲原来竟这么有趣”

  在武汉市七一中学,每周二下午的戏曲兴趣小组一直很受欢迎。无论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说唱脸谱》,还是经典豫剧《花木兰》,孩子们唱起来都是有板有眼。“老师教我们唱戏,还给我们讲解唱词背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我很喜欢来。”初二学生李子豪说,加入了戏曲兴趣小组,不仅学会了一些经典曲目,还提高、扩展了演讲技巧和历史知识面。

  “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孩子,能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七一中学党总支书记张幼灵说。

  在湖北的中小学,成立戏曲兴趣小组,广泛开展戏曲文化活动已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据介绍,截至2016年11月底,省内中小学校已经建立4000多个戏曲兴趣小组,各高校已建立600多个戏曲社团组织。

  安陆市实验小学通过司仪讲解、现场示范,集中展示楚剧的生旦净丑、唱念做打等,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戏曲的生、旦、净、丑,手、眼、身、法、步等戏曲角色、程式化套路和动作要领。

  除了开设戏曲兴趣小组,很多学校还将戏曲融入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襄阳市中小学生跟着演员认识服装、道具,学习唱腔唱段,甚至自己画个脸谱、穿上戏服体验一把。

  窗外,雨声潺潺,风起天阑。室内,弦鼓声声,音韵绵长。去年6月19日,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戏曲进校园”活动在汤逊湖畔的武昌理工学院上演。演出开始之前,出现一个“插曲”——主持人问,“同学们以前有亲眼观看戏曲经历的,请举个手!”结果,全场四五百名大学生中,只有3位同学举手。

  不过,“尴尬”很快化解。楚剧《刘崇景打妻》,将一对古代小夫妻的赌气吵嘴演得惟妙惟肖,拟人化的柳树角色幽默而善良,青年戏曲演员刘璇、吕从漫、程力的表演传神,同学们被一波三折的剧情深深吸引,欢呼声掌声不断。

  “以前爷爷奶奶看戏曲频道时,我跟着瞄过两眼,从来没有现场看过戏曲表演。”该校音乐与传媒学院大二学生周佳谕说,今天看到现场版的戏曲演出后,那种震撼和感受完全不是看电视能比的。“真没想到戏曲这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