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立国 > 文化立国 > 正文

问道“竹西佳处”

作者: 2021-03-02 来源:瞭望 浏览次数:

江苏省扬州市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风景如画(2020年11月14日摄) 季春鹏摄/本刊

扬州的一座座文化高峰都是建立在经济高原上的。没有经济大繁荣,就不可能有文化大发展

竹西路如何因文化而更加繁荣,借助“古运河重生”,使其成为致富路、幸福路?

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是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让文化成为新的生产力、形成文化产业,是不少地方打文化牌发文化财的成功路径

  文 | 李广春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夸赞“扬州是个好地方”。饱含深情的话语,让扬州人民倍受鼓舞,群情振奋。“好地方”之所以好,与扬州历史上数度繁华为中华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密不可分,与历代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咏颂扬州更是紧密相连。

  把文化积淀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要主动作为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千古传唱,不绝如缕;“淮左名都,竹西佳处”,魂牵梦绕,令人向往。诸如此类的千古绝唱,让“好地方”声名远播,声誉日隆,是城市发展的金名片、形象展示的活广告、百姓自豪的口头禅。

  扬州的文化触目皆是、俯拾即是。一批有志之士在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砥砺前行。怎样用文化资源生产出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商品,培育成文化产业,让“好地方”的人民更好地吃文化饭、走致富路?是扬州的时代之问,人民的迫切之需,城市的重要抉择。其实,扬州的一座座文化高峰都是建立在经济高原上的。没有经济大繁荣,就不可能有文化大发展,文化与经济向来都是唇齿相依、互为表里。时至今日,一味强调先发展经济后建设文化,显然放弃了主动作为,明显落后于形势要求,经济文化双向互动发力,才是现实可靠的明智选择。

  就说耳熟能详的竹西路吧,史上有名,扬州人引以为豪,外地人心驰神往。路两边文化资源富集,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且不说古运河原点邗沟开挖的“第一锹”,也不说扬州人供奉的夫差刘濞“二王庙”,也不说民间人士正着力恢复的“竹西八景”,单说由邗沟生发开去的古运河,经过这几年的整治,夫差广场依邗沟而建,成为市民休憩的好去处;亲水步道杨柳依依,市民游客结伴而行,发思古之幽情,享生活之休闲;竹西公园燕子衔泥,点滴积累,探索民间力量打造园林文化的新路;御龙湾商圈日臻成熟,吾悦广场人气爆棚,“壹点文创园”尝试文创消费的新模式,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流物流信息流相融相生,生机活力竞相迸发,“古运河重生”的探索之路徐徐展开。

  将文化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要有路子和票子

  “古运河还要重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重任在肩。竹西佳处的古运河再现历史上的繁华,通过我们的苦干实干,指日可待。竹西路如何因文化而更加繁荣,借助“古运河重生”,使其成为致富路、幸福路?这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广开言路,兼收并蓄,抽丝剥茧,用好头脑,理出头绪,拔得头筹。

  想清楚,搞明白,选对路子。文化是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是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让文化成为新的生产力、形成文化产业,是不少地方打文化牌发文化财的成功路径。文化传承发展具有自身规律要求,也有经济规律约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空谈社会效益、不顾经济效益的文化很难有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将文化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心甘情愿参与文化消费,文化才能活得长、活得好。文化建设在尽力满足人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要把效益效率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众多文化资源中,慧眼独具,披沙炼金,寻找有转化价值的,并通过创意设计,开发成人们日用而不觉的生活用品,进而形成引领时尚的名牌商品,这样才能使文化富矿发挥最大效应。

  会算账,懂理财,找到票子。搞文化的怕谈钱,但搞文化就怕没钱,没钱怎么进行文化投入?这就倒逼做文化的人要去学习经济学,努力成为行家里手。经济头脑于文化人而言,亟需补课。拥有经济思维做文化,才能自觉做到用经济理念衡量项目好坏,用经济手段推进项目建设,用经济思维规避运营风险。强调文化人要懂经济,重要的是要会算账。会算政治账,有时候也不是那么简单。政治向来不是空洞的口号,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做什么事都要想到老百姓,搞什么工作都要有利于老百姓,这就是讲政治。文化建设要算政治账,就是文化建设怎样最大限度地为民服务,如何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能办成事。公共文化服务虽然不讲经济效益,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不是老百姓喜欢,是不是在众多民生项目中急需,还真需要考量。那种不顾百姓需求自说自话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本身就是不会算政治账的表现。会算经济账,于文化建设而言,就是在遵循文化发展自身规律的同时,更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把握需求与供给、投入与产出、手段与目的关系,可以举债办项目,但一定是借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为后天的大发展做准备,“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形成良性循环。很多文化项目的失败,都与不会算经济账有关。其实,只要是好的文化项目,真实可靠,推介到位,社会资本就会趋之若鹜。有无社会资本愿意介入,可能也是文化项目能否成功的试金石。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要靠复合型的领军人才

  思路清,头脑精,拿出招。构建新发展格局任重道远,贯彻新发展理念尤为重要,文化人更应摒弃陈旧思想,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念,运用新方法,在新发展格局中建功立业,体现文化担当作为。可惜的是,不少人还是涛声依旧,习惯于计划经济年代文化建设模式,凡事“等靠要”,总想上级拨款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年代里搞文化建设,资源配置靠市场,项目取舍靠需求,运营成功靠效益,人财物都得按需求去组织。这对文化人来讲是一种挑战,需要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思维革命,敢于与往事干杯,勇于拥抱新时代,善于在发展中破解难题,让文化“变现”,造福于民。面对“古运河重生”的使命,自觉把文化纳入发展的总体规划,理念上融入,工作上结合,要求上贯穿,既让文化形成体系,独立成篇,体现实力,又使文化有机融入,自觉服务,彰显魅力。选好项目,项目一定要体现时代特色和创意引领,那种圈个围墙、挂个牌子、说个故事,就想人来买票参观的日子早已过去,必须用经济头脑用心策划项目,筛选项目,实施项目。找到人才,既懂文化又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文化企业家,在当下尤为宝贵。不拘一格降人才,把有情怀、敢担当、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充分集聚起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文化经营人才队伍,为文化项目实施提供人才保障。破解融资难题,学会用经济的办法破解文化投入不足的“老大难”,善于运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设立政府引导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加盟,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集聚更多的社会资本,汇聚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竹西佳处,历史上的辉煌印记给我们现实启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文化繁荣是苦干出来的。今天的接续奋斗更应以史为鉴,充分依托现有文化资源,抓住转化这一关键环节,紧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历史使命,发挥创意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创意创新创造的旗帜始终飘扬在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上,让文化富矿变成致富人民的金饭碗,创造出不负时代重托的竹西佳处的升级版。(作者为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