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冷战 > 文化冷战 > 正文

“乐天董事长说中国人没骨气”?爱国不需要谣言

作者:佘宗明 2023-03-18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

大抵还是源于几种效应和心理:

  一是谣言跟阴谋论同构。

阴谋论式谣言,基本上都会呈现出无据、东拼西凑等特点。像“罗斯柴尔德家族暗中统治地球200年”,像共济会。

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舍默研究过阴谋论的受众心理,认为阴谋论的盛行源于人的“启动效应”,即大脑和感官习惯用预期模式应对外界刺激。这同“信念固执”含义类似。有些人本就理解力有限,也偏信所谓的“内幕说”,谣言刚好“佐证”了他们的想象,一旦事情超出其理解能力区间,“水很深”、“在下一盘大棋”结论就蹦出来了,也让他们省了搜索证据和逻辑论证的功夫。

  二是信息茧房效应。

随着技术进步,我们确实身陷信息大爆炸中。微博、朋友圈都集纳无数二手消息的“信息超市”。

可美国学者桑斯坦通过对网络的细致观察却发现:网络虽能供给丰富的信息,制造的却未必是无限开放的社交平台,而是密闭化的空间。在著作《信息乌托邦》中,他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因公众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往往是跟着兴趣走,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这或许能从麻省理工教授马歇尔和埃里克提出的“网络巴尔干化”理论里,找到缘由——互联网分裂成了无数小群体,它们“人以类聚”,表现出群体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征。小群体中的人,只选择自己偏爱的交流领域,与兴趣相合的人聚谈,经过时间累积,逐渐形成了趋同的风格;而各个群体间,则有话语隔阂、沟通障碍,分化明显,认同困难。

“互撕”在网络舆论场才来得这么随意,大抵也源于此。

当部分人的识见被困在“信息茧房”中时,必然带来群体盲思。当年微博上由窦含章、点子正创立的“辟谣联盟”,常以造谣来辟“事实”,却还能误导一众人,原因也在这。

  三是“个别人物”和“环境威力”。

几乎每次谣言,都会有一些大V推波助澜,把坑越挖越大;几乎每次谣言,也跟现实环境有关,比如家乐福当年遭抵制时,“家乐福中国宣布被华润收购”等谣言就频出。

马尔柯姆·格拉德维尔在《引爆点》里,将其归结为事物流行的“个别人物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在他笔下,个别人物是“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在咱们这可以叫“传谣中介”;而环境威力则是源于人们对周边环境的过度敏感。

在“乐天董事长说中国人没骨气”的谣言中,某认证的唐姓“作家”就充当了谣言“推销员”。至于环境威力,看看抵制声潮不难得知。

四是“恨一个人,就把他打倒再踩上几脚”的批倒批垮心态。

乐天集团董事长如此可憎,所以猛踩几脚才过瘾。“中国人”、“市侩”、“无骨气无血性”等字样,哪个都是挑起炮轰的药引子。那些传谣者没准就在想着:看,这人果真就这么可恶。所以踩上几脚的义愤一充斥,也就顾不上求证真伪了。

“谣言止于智者”,问题是,传谣者也总是自以为自己是“智”者。

对人们来说,常识也是将自己跟谣言受众撇清的认知分界线,多点常识,三观才没那么容易被谣言带到沟里。这常识包括分辨真假的基本事实判断,更包括“爱国不需要谣言”的底线认知。